法华经讲解网
法华经讲解网
山西小院 观世音菩萨感应故事实录 妙法莲华经感应 六字大明咒感应 药师经感应
主页/ 近现代往生纪实/ 文章正文

大行能仁普贤菩萨慈训

导读:大行能仁普贤菩萨慈训 大行能仁普贤菩萨慈训 天地有慈心,日月合明,万物生生不息。父母之慈心,出之于天性,顺乎自然,此为慈也,此为爱也。或曰:“子孝爱父母曰慈”。父母有慈心,不辞劬劳,养育...
大行能仁普贤菩萨慈训


大行能仁普贤菩萨慈训

天地有慈心,日月合明,万物生生不息。父母之慈心,出之于天性,顺乎自然,此为慈也,此为爱也。或曰:“子孝爱父母曰慈”。父母有慈心,不辞劬劳,养育儿女,为人子亦当有发之于内心之慈爱报答之。知恩必报,仁也;有恩不报,不仁也。

慈悲者,不忍杀其生,不忍食其肉,顺其自然而生长,此谓之仁,以慈悲爱人,济世,利人,悯人之生存者也。孟子曰:“君子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,见其生而不忍见其死,是以君子远庖厨也。”夫不忍杀生之德,仁慈之心也。有慈爱之人,必有容忍之心。俗语曰:“一点慈爱,不但是积德种子,亦是积福根苗,一念容忍,不但是无量德器,亦是无量福因。”神圣仙佛皆有慈悲之心,以度人济世为美事,如地藏王菩萨发了宏大之愿,要度尽地狱鬼卒。故吾劝众生要处处存有慈悲恻隐之心,度人济世,汝之子孙永昌矣。

道场修子不论皈依任一教门,绝无教导修行之人违背此一菩萨道者,故此一大乘法要,应已是普天下各宗脉修子均一体认同而遵循之要义。

修行之法虽多,惟其内容不外乎修身与修心也。修行者,亦有品位之差别,依增一阿含经分上、中、下三品。最下者:“身行道而心不随。”为表面上虽表现很慈悲,口言很动听,态度亲切,好似德行高超,道貌岸然,而其实却是满口仁义道德,而满腹内尽是杀、盗、邪、淫也。中等者:“心行道而身不随。”为外观虽不起眼,而其内心却很仁慈,也真正很有道德。上等者:“身行道、心也行道。”则身心内外一致,此为最上等修行之目的,在于磨练意志之坚定,锻炼体魄,使身体健康,精力充沛也。

佛教主张众生皆有佛性,在本性中具足般若大智,无缘大慈,众生能精进修持,自性光明,即可成佛。故六祖惠能禅师曰:“自性本自清净,自性本不生灭,自性本自具足,自性本无动摇,自性能生万法也。”人人若能自觉觉他,行之有恒,导以大智大慈大悲行之,则莲花佛国,指日可期也。

普贤菩萨十大愿王:

一者礼敬诸佛,二者称赞如来,三者广修供养,四者忏悔业障,五者随喜功德,六者请转法轮,七者请佛住世,八者常随佛学,九者恒顺众生,十者普皆回向。

一、礼敬诸佛:

因为众生都是未来佛,所以对每一个众生都应该礼敬。不管对方给什么脸色,耐得起别人的坏脸色,耐得起别人的坏言语、坏声音,不改变自己的礼敬,不改变自己的慈悲欢喜。礼敬诸佛要念念相续,要没有疲厌的感觉。可是说实在的,当我们礼敬心被人家浇了冷水之后,很少有不疲厌的,很少有能够相续下来。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表情、脸色语言,要都能善于护持、护念自己礼敬诸佛的心。

二、称赞如来:

就是称赞众生的佛性,本有的性德。众生都有佛性,也都有合于佛性的言行举止,就很真诚地称赞。还有经常念南无阿弥陀佛,也就是在赞叹佛的无量光无量寿、无量清净慈悲、欢喜。

三、广修供养:

很广泛地用身、口、意,用物质、精神,来供养大众,供养诸佛,乃至一切众生。最重要的是,用欢喜的笑容,这是最难得的供养。

用广大的欢喜心来供养,不管为什么人做什么事都很欢喜,很欢喜的用体力来供养,很欢喜的用语言来引导大家一起行善,解开大家的烦恼,这是语言的供养。

四、忏悔业障:

真正的忏悔就是知道错了,永远不再犯。当知道某一件事应该怎样做才对,就会立刻很欢喜的改正。总是说自己不会、自己不好,不会去说别人不好。

五、随喜功德:

别人有什么功德,很欢喜地参与,很欢喜地称赞,很欢喜地投入。随喜功德是最便宜容易修的,因为别人可能是费很大力量,我们只深心真诚,一念随着他欢喜,为他庆幸——庆喜他以此功德早成佛道,广度众生,就等于和他同等功德,别人修功德就好比在放光明,这是何等美好容易!然而世人常被嫉妒心所障碍,宁可受妒火的煎熬,不肯随喜称赞,这就好比:别人放光时,自己偏偏躲到一个阴暗恶臭的角落。这是多么不幸的可怜人!

六、请转法轮:

就是请善知识讲演佛法。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在内心常常都运转着佛法。用佛法的轮子碾平一切的烦恼,这是请自己内心的佛来转法轮。听到善言,能够常常在内心起作用,运用自如,很多人内心常常生烦恼,好象内心常常转着垃圾车,常转法轮,让自己让别人都很欢喜。

七、请佛住世:

表面的意思是请求佛陀,请求菩萨、善知识能够常住在世间。而深一层的意思,是当我们内心的贪念、生气、愚痴,这些烦恼生起来,可能说是我们内心的佛灭度了;而如果戒定慧生起来的时候,就是佛又出世了。所以请佛住世,也就是保持戒定慧常在心中。我们平常人动不动就爱发脾气,就容易起贪心,处处都不明因果。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可说我们的欢喜佛、慈悲佛就灭度了。欢喜佛能够常常住世,不起贪嗔痴,常常保持佛在心头,这就是请佛住世的大愿啊!

八、常随佛学:

就是经常跟随佛学习,佛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;佛怎么说,我们就怎么说。只要听到一句佛法,就尽心尽力的把它实行出来。“会讲的人,不如会听的人,会听的人不如会做的人,就是做个会认真去做的人,而且做得非常的欢喜。

九、恒顺众生:

每一个人都有对自我的执着,认为自己是对的,是好的,所以不肯顺从别人。恒顺众生就是要转变,消除掉我们自我的坚固执着。有的人虽然能力很好,但是一开口就是拂逆别人的意思,一开口就和人唱反调,好象要唱反调才能够表示自己比别人高一筹,其实只有表现自己的“我执”坚固,没有包容性。菩萨的心很柔软,包容性很大,就象海能够容纳百川,也能够随顺众生,因为随顺就给人欢喜、给人方便就能够随顺众生、教化众生。就要有这样的特色,心地、言语都非常的柔软,让大家都欢喜接受。

十、普皆回向:

就是从第一愿到第九愿所修的功德,完全的回向给众生,希望众生同生极乐国,一起都成就佛道。在生活中,靠着念一句阿弥陀佛,就可以把这些都实行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