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数据时代(资料图)
我们常说的三藏十二部经典,内容可谓浩如烟海,这些经典著作都是谁写的?都是佛祖释迦牟尼所讲吗?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问题。
佛教所讲三藏是指经、律、论,十二部是佛说经分为十二类,即长行、重颂、孤起、譬喻、因缘、无问自说、本生、本事、未曾有、方广、论议、授记
佛陀在其一生传法的过程中是要求弟子“不立文字”的,也就是只能听讲不能记录。
想想老师上课不让做笔记,这也太难为人了,佛陀入灭后,弟子们希望把老师这一生的教育精华传播出去,但大家都知道,口口相传这件事,要想保证原汁原味实在是太难了,不信你试试把一句话传给一个人,传到第三个人就变味了,何况是佛陀几十年间所讲的心得。好在,佛陀弟子众多,大家一起听的课,那就一起回忆吧,于是,佛经的第一次集结就在佛祖释迦牟尼入灭后90天开始了。佛陀涅槃(资料图)
第一次结集
佛祖灭后三个月,佛陀的弟子迦叶尊者,召集了佛陀弟子千人,在王舍城外的七叶岩窟集合,从中选了500人,开始整理、回忆老师这一生的言教,共耗时三个月。其中阿难负责经藏,优波离负责律藏,这就是佛教史上最著名的上座部结集,也叫做五百结集。
当时闻讯而来的比丘有数万人,一是没地方,二是人多没法管理,迦叶不允许更多人参与,于是这些人由另一大弟子富兰那带领,在离岩窟几十里的地方自行结集,完成了经藏、律藏、论藏、杂集藏、禁咒藏五类,这就是所谓的大众部结集。后来的大乘思想便是从这一派别中发展出来的。
结集的形式是:一人口中诵出佛陀生前言教,然后经过五百比丘审定,大家要注意的是,这时的结集仍然是按照佛陀生前的要求,不立文字的,也就是依旧是口口相传,大家统一个说法,靠脑子记(不得不服),佛经用文字写出是在阿育王以后的事了,即便是正式用文字记录之后,又因民族间文字使用不同,彼此的取舍出入也可想而知。这使得在佛祖入灭一百年后,佛教开始有了明显的分化,分化的部分通常被称作部派佛教,分化之前的就叫做原始佛教。
第一次结集最终合诵出《阿含经》包括:《杂阿含经》《中阿含经》《长阿含经》《增一阿含经》以及《八十诵律》(已失传)这便是最早的佛经了。
第二次结集
到了佛祖灭度百年时,印度东部瓦基族比丘对戒律发生异议,提出十条戒律新主张。为此,长者耶舍,邀请了比丘七百人,在毗舍离城举行第二次结集(再次统一说法,仍然不立文字),此次结集以律藏为主,结果是坚持原有律藏制度,称为七百结集。
第三次结集
佛陀入灭后234年,在阿育王护持下,在目犍连的带领下,组织了一千比丘在华氏城举行了第三次结集。此次结集以经、律、论三藏为主。结集后,选派了一批比丘到恒河流域以外的地区,及印度境外传教。
第四次结集
公元前70年(佛祖入灭后400多年),健驮罗国迦腻色加王选了阿罗汉五百人,以世友菩萨为领队,在迦湿弥罗城,整理三藏各十万颂,九百六十万言,称为大毗婆娑论,刻在赤铜谍中,封于石函,建塔藏经,这是第四次结集。
佛经(资料图)
第五次结集
公元 1871,缅甸国王敏东组织了2400位高僧,在首都曼德勒,花了五个月的时间,进行了第五次结集。之后还将所有的经文撰写在 729 块大理石上,并建了了佛塔,成为世界上“最大的书”
第六次结集
公元1954年,在缅甸仰光,由首相乌努率领建造了大山洞,由八个不同国家来的 2,500 位长老僧侣们,同时聚集于此,历时2年完成结集。
第七次结集(展望)
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,佛经数据化网络化的时代已经到来,佛经的大数据统计、分析、检索,以及人工智能解读,将会是佛学领域下一个重要工作,佛经的下一次结集,或许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,让我们共同期待吧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