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华经讲解网
法华经讲解网
帕奥禅师 阿姜查禅师 佛使比库 那烂陀长老 马哈希法师
主页/ 向智尊者/ 文章正文

舍断今生来世,如蛇蜕旧皮

导读:《蛇经》之二 ---- 复句的省思藉由善加引导、不断调适,我们学会平等地看待各种情况的两边-  我们本性中的二元性与所面对的客观环境。  只有面对、了解生活经验中对立的两边,我们才能征服、超越它们。  蛇蜕皮的譬喻  《蛇经》的复句: 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,  如蛇蜕去旧皮。  本经每一首偈颂的最后一行,都提到蛇蜕皮的譬喻,上座部古德的解释如下:  蛇依据以下四点蜕去旧皮:  (一)遵...

舍断今生来世,如蛇蜕旧皮

  《蛇经》之二 ---- 复句的省思

  藉由善加引导、不断调适,我们学会平等地看待各种情况的两边-

  我们本性中的二元性与所面对的客观环境。

  只有面对、了解生活经验中对立的两边,我们才能征服、超越它们。

  蛇蜕皮的譬喻

  《蛇经》的复句:

 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,

  如蛇蜕去旧皮。

  本经每一首偈颂的最后一行,都提到蛇蜕皮的譬喻,上座部古德的解释如下:

  蛇依据以下四点蜕去旧皮:

  (一)遵循所属物种的法则;

  (二)由于厌离;

  (三)藉助支撑物;

  (四)努力。

  其中,(一)「所属的物种」,即那些条状的动物-蛇。蛇不会违反其物种的五种特性:出生、死亡、冬眠、同种交配与蜕去旧皮。因此,就蜕皮而言,蛇遵循的是本身的物种法则。

  (二)但在遵循物种法则的同时,也因为厌恶旧皮而蜕皮。当身体的一半已经和旧皮分离,而另一半仍然附着时,蛇会感到厌恶。

  (三)在这种厌恶的心态下,蛇会将身体支撑在一块木头、树根或石头上,并且-

  (四)努力地使出全力;蛇将尾巴缠绕在支撑物上,用力地呼气,并且扩张伞状的颈部,而将旧皮完全蜕去,然后自由地到牠想去的地方。

  蛇的蜕皮与比丘十分相似。比丘所属的「物种法则」就是戒律,他一方面持戒清净,一方面看见当中的苦,(由于种种对立冲突)形成自己与他人的存在,而这存在会产生苦,因而对「今生和来世」的「旧皮」感到厌离,并寻求善知识(有智慧的老师与禅师)的协助,于是藉由道支-正精进,而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。将白天和晚上分成六等分:白昼时,他经行或禅坐,远离障碍的事物而净化自心;初夜、后夜亦复如是;中夜时分才躺下休息,如此地努力奋斗。如同蛇弯曲尾巴,他则结跏趺坐;如蛇用力地呼气,比丘则提起他所有努力不懈的力量;如蛇扩张伞状的颈部,比丘致力于增长自己的内观;如蛇蜕去旧皮,比丘舍弃今生和来世。如今,他卸下重担,进入五蕴无余的涅槃界(anupAdisesa-nibbAnadhAtu)。(《经集注》)

  蛇遵循所属的「物种法则」,丢弃已成为负担的东西-旧皮,牠十分欣然地蜕去旧皮,如此一来,终于可以坚决地、毫无负担地走上自由之路(yogakkhema)[1]。比丘每天修行舍离-长久以来,早就了解实际上不属于「自我」的事物,而降低「自我」与世界的束缚,紧缚的执取会愈来愈放松,直到像蛇毫不费力地脱落了旧皮一样。正如佛陀所说的譬喻:斧头的柄会因不断地使用而耗损;就好比最坚牢的缆绳一直受风吹、雨打、日晒,也会变得十分脆弱,最后终将断裂。因此,即使渴爱与无明的束缚曾如此牢不可破,也会因不断地舍弃、放下,而变得脆弱不堪,终有一天会完全地自心中脱落。

  采取这种「蜕皮」的方式,不用「强力违抗本性」,这是一种自然成长的过程,正如旧皮不再附着蛇身,「自我」也不再成为执着的对象。只有以这方式,人才能征服深植于内心的强烈冲动与虚妄见解。

  在究竟解脱的行动中,任何尚未自现有的身心结构脱离,或仅是稍有连接的东西,都不必强力破除。因为空虚的外壳只需要强壮肌肉最后的一丝努力,就能将长久以来隐藏于身心、想象出来的空洞「自我」概念摇落下来。

  如今呈现在禅坐者双腿前-如蛇旧皮般的,是一堆无生命、细长又充满皱纹的思想结构,这骄傲又不实在的想法-「我」和「我所」,一度被认为能散发美丽的迷人丰采。如今这种错觉不再出现,而新的「概念的皮」已然成长,虽然这个语词并不完美,但不再染上我慢、渴爱与邪见的虚妄色彩,能如实地看待身心,不再错误地理解,或期待身心所不能给予的永恒安乐。他已丢弃了多么大的忧恼、恐惧、挫败和渴爱不已的包袱!人若能蜕去对不属于自我事物的执着,心就会变得多么轻松自在!

  真正必须蜕去的,是根源于自我错觉的执取。在完全舍断之前,这自我的错觉凭借着三股强烈的力量-我慢、渴爱与邪见,紧附于身心,这三股力量同时也滋养着自我的错觉。即使在理智上与自我有关的邪见已破,但另外两者-我慢和渴爱的力量,也会大到足以用虚妄的自我,对身心(或身心的某些特色)产生认同。

  这个认同必须在三阶段中完全灭除,直到将身心视为如佛陀在祇陀林中拣起的枯叶般,不属于自己。当时佛陀问比丘们,这些树叶是他们自己或是他们的财产?比丘们回答:「这些树叶当然不是我们,也不属于我们。」佛陀于是说:「所以,比丘们!舍弃不属于你们的东西!舍弃一切对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的执取。」(《中部》22)(1)。

  放弃一些与我们明显无关或无意义的东西,如那些枯叶或任何生活中无关紧要的琐碎事物,这当然容易;但放弃心爱的东西或深爱的人,则比较困难;然而,舍离身体与感官的欲乐、好恶,以及思想的知性之乐、根深柢固的习气与习惯,舍离所有本能地、毫不思索地视为「我们自己的」事物,这才是最困难的。

  这一切构成「自己」的要素,都明显地在变化,有时变化得迅速且彻底,有时甚至将我们的好恶、习惯与思想,都作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,但我们仍继续由衷地将这些新的心境视为「自己」,彷佛是从前的那个自我一般。自我的错觉如此地顽强,也因而难以破除。

  然而,佛陀也为这最艰苦的任务嘱咐我们:

  放弃不属于你的东西!那些是不属于你的呢?色不是你的,放弃它!你因此会得到利益和快乐。受、想、行、识不是你的,放弃它们!你因此会得到利益和快乐。

  在此,我们必须记得,要舍弃的是对五蕴的执着,而且必须一步步慢慢来。我们无须期待习惯性的好恶、知性之乐与欲望会突然消失,也不能、不该用暴力来摧毁。这表面上坚固且明显的个性,已吸收物质与精神的滋养而逐渐完备,一天之中,它们无数次地用心接近我们想要的物质与精神对象,一次又一次,我们将这些对象当作是「自己」,并深信它们就是我们自己。

  蛇蜕皮的譬喻,有助于停止错误的认知

  这一连串累积执着与自我认同的过程,如今必须用舍离的渐进方式来逆向操作,藉由消解或停止那些错误的认知来达成。佛陀的教示主要是帮助我们逐渐地舍离,而能正确地生活与思考。蛇蜕皮的譬喻,就是其中的一项协助,若以这角度来看,这个譬喻可以教导我们许多事情,当中某些深思的方式,对我们也有所帮助。

  〔观想身体的皮肤如蛇丢弃的旧皮〕

  一、看着包裹我们身体的皮肤,是如此坚实细密,健康地存在着,温热的血液在皮下搏动。现在想象它静置在面前,空洞且松软,像蛇丢弃的旧皮一样。藉由这种方式,你可以观三十二分身中的皮肤,这是一种佛陀所推荐的禅修法 (2)。当它栩栩如生地在心中映现时,有助于疏远并舍离对色身的执着。

  〔对正确的舍离不感后悔,如蛇不为失去旧皮而悲伤〕

  二、蛇在蜕皮时,会毫不犹豫地实践生物学的「物种法则」;对于真实的正见认为需要放弃的行为,比丘也毫无踌躇或逃避地断然舍弃,正如蛇不会为失去的旧皮悲伤。因此,当舍弃看来已毫无价值与实体的东西,并用新的、更美的东西-舍弃的快乐来替代,而获得自由的狂喜、内观的寂静、心灵净化与平静的光辉,这时,对正确的舍离便不会感到后悔。这种由新的体验所渐渐增强的力量,会使通往究竟解脱的道路愈来愈清晰。

  〔对残存的执取与烦恼感到厌离,如蛇对未脱的旧皮感到厌恶〕

  三、根据我们所引用的注释,当旧皮尚未完全蜕去,还有一部分附着于身体时,蛇会对牠的旧皮感到厌恶。同样地,佛弟子对残存的执着、烦恼也感到厌离,因而迫切地想要究竟解脱。这种厌离象征他在「舍离」方面的进步,而进步的原动力,是来自于日益觉悟到未除去的烦恼所蕴藏的过患-对自他的过患。

  一旦看到这些过患:整个人类的悲剧-轮回的困境,他的痛苦将不断增加;而当他内心修持与持戒清净愈进步时,对修行和持戒的障碍就会愈嫌恶。因此,佛陀劝告他的儿子罗喉罗:

\

  增强你心中的厌离。(《经集》340 颂)

  佛典经常提到「厌离」(nibbidA),视其为迈向完全舍离的助力及阶段之一。对禅修者而言,当对存有的诸行感到无喜无乐,并觉知到轮回的过患与悲哀时,八观智中的厌离随观智便相应生起。在难以计数的经文中,佛陀说当弟子亲见身心的组成分子为无常、苦、无我时,会生起厌恶,由于厌恶而离贪,由于离贪而解脱。八支圣道之所以受到赞扬,即是由于它导向彻底的厌离世间,导向离贪、灭尽、寂止、通智、正觉、涅槃。当内观加深、加强时,此处所称的「厌离」,即会失去其瞋恨与厌恶的强烈情绪色彩,而变为疏离,并远离世间与自己残留的烦恼。(3)

  〔运用善知识的支持,如蛇用石头或树根支撑,努力舍弃旧皮〕

  四、正如蛇用石头或树根支撑,努力地舍弃旧皮;同样地,古德说,精进的弟子在努力朝向究竟解脱上,应当善用善知识的协助。善知识所给予警戒的关照、明智的忠告与使人振奋的典范,对如此艰苦的工作-使自己从情欲、易受诱惑与顽强的习惯等的沉重负担中,获得解脱-将提供决定性的帮助。

  佛陀时常强调并赞叹善知识的价值。尽力侍奉佛陀的阿难尊者有次谈到,成就梵行有「一半」需靠善知识的力量,并认为自己已恰如其分地赞叹其价值。佛陀回答说:

  别这么说,阿难!别这么说。完整梵行都有赖于善知识、善友朋的提携。(《相应部》45.2)

  善知识的道理适用于比丘的精神生活,而在世俗的日常生活中,也还有其它必须珍惜善知识的理由:因为世间充满了残酷与危险、挣扎与诱惑,而且几乎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愚人与恶棍。所以,如此稀有难得且珍贵的善知识,实在是这个世界所能给予我们的少许安慰,除了友谊的慰藉之外,假如没有蒙受更伟大的安慰-佛陀所说的离苦而达究竟解脱的慈悲讯息,我们的世界将真的很「悲哀」。

  比丘的意义

  此处所使用的「比丘」,与《念处经》(SatipaTThAna)的古注所解释的意义相同:

  「比丘」一词,是指认真地致力于实践圆满教法的人。虽然有其它的天神和人,也认真地努力要完成教理的修行,但由于比丘藉由修行而证得的是绝佳状态,佛陀因而提到比丘,……事实上,凡是追随教理者,不论神或人,都称作「比丘」。

  今生和来世

  现在,什么是最后应该放弃并且没有遗憾的?本文称之为「今生和来世」(ora-pAraM),此巴利语的原意是指河的两岸。

  「今生」是我们现在生活经验的人间世界;「来世」是指此生以后的任何世界,因为种种的业导致我们于未来再生、轮回,可能投生到天堂般享福的世界,或受地狱般的折磨,或是由我们想象出来、心所向往的世界。对来世任何世界的众生而言,只有涅槃(nibbAna)是「『有』的超越」。

  「今生和来世」一词,也应用在我们心中惯性运作的二分法及各种分别、对立的组合上,如胜劣、内外、肯定生命的好坏、接受与拒绝等。简单地说,这意谓着不断循环的对立游戏-以无法消解的不满、失望与痛苦,来维持生命的游戏,佛陀因而要求我们必须舍弃。

  超越对立、舍离「两边」,是《经集》重复出现的主题之一。构成我们的念头、态度与感觉的对立组合中,最明显的就是「殊胜与低劣」的组合,人类凭借这二分法,发明了为数众多的宗教、伦理、社会和政治的教义。虽然对这两个语词的定义千差万别,但在要求我们放弃低劣的,并将自己坚定、完全地依附在他们称颂为「殊胜」、「较殊胜」或「最殊胜」的这点上,则是一致的。

  自己的意见是最殊胜的,

  自己所认为的是「最好」,

  其它的则贬斥为「卑劣」,

  如此的人将无法远离诤论。(《经集》796 颂)

  然而,任何与人类相关的领域,无论是世俗或宗教的,只要执取「殊胜与低劣」的分别,最终必定导致痛苦。当我们执着于任何「殊胜」的事物,如果这事物改变了,我们会感到悲伤;若是我们的态度改变了,将发现自己会感到不安与不满。

  但是,尽管不断地体验到无常,尽管先前多么令人失望,人们仍然怀抱着希望,希望与自己珍爱、执着的事物永远同在的空想。只有少数「眼中有微尘或无尘」的人,了解这场对立游戏的本身是永无止尽的;而只有一个人-佛陀,向我们开显了解脱的方法。他-伟大的解脱者,开示通往真正自由的道路,在于放弃二分的两边,他甚至认为自己所说的教理也只是为渡河而造的筏,不是让人们紧紧执持不放的:

  了解「佛法如筏」的比丘们!连善妙的教法你都应当放下,更何况是错误的教义呢?(《中部》22)

  我的弟子!所有的结,无论是粗的或细的,你曾看过我不要你丢弃的吗?

  (《中部》66)

  总之,大家应该清楚了解并牢记在心:放弃两边、超越对立,是最后的目标-结束漫长旅程的目标。因为这段旅程不可避免地要穿越轮回的浮沈,旅人将一次次地与对立的游戏相遇,他必须作出自己的决定,并选择其价值观。当双翼软弱无力时,不要奢望在对立的领空翱翔,否则命运会和伊卡洛斯(Icarus)一样-坠落 [2]。

  在短时间内,必须尽一切的知识与力量,坚定地选择「殊胜」以对抗「低劣」,随顺以「法」的立场来看有益的事,并且避免有害的事。但是他应该将自己的选择与价值观视为一只竹筏,不执着并随时准备丢弃,以投入下一段旅程。当仍处在世俗的层次时,千万不能忘记或轻视存于心中的「低劣」-本性中的黑暗面,必须谨慎学习,且坚毅地以智慧来处理。

  为了渡过生命的海洋并安全抵达「彼岸」,须有航行于急流和逆流中的技术。然而,在适应内在与外在的急流时,我们必须随时提高警觉。急流有时可能威力强大,必须知道抵抗它的时机。有时必须以正精进来防犯或克服邪恶,来产生及维持良善;有时则必须善巧地抑制过度、不耐的激情,并回到易于纳受的态度,让内在的成长过程依自己的速度趋向成熟。藉由善加引导、不断调适,我们学会平等地看待各种情况的两边-我们本性中的二元性与所面对的客观环境。只有面对、了解生活经验中对立的两边,我们才能征服、超越它们。

  对于响应对立的游戏愈发精熟,人因而学会截长补短,以平衡、调和并提升五根(indriya)。当两个完全相反的性质出现时-如精进根与定根-我们很自然倾向于加强弱者,而不会去削减强者的力量,如此,将在更高的层次上重新建立诸根的平衡。只有高度发展的诸根达到平衡,才能往下一个「超越两边」的阶段前进,也就是对于明显对立的最终领悟与调御,如刚毅与温顺,只有在孤立或不平衡时,才显现其对立的特质。

  这种和谐是动态而非静止的,当达到如阿罗汉完美的寂静与平衡时,其寂静比任何凡夫所能想象的更广大深远。

  在情绪的层次上,阿罗汉寂静的特征,在于面对生活的起伏、经验范围内,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和冲突时,所表现出完美且坚定不移的平衡。这种寂静不是冷漠的疏离,而是对各个情况的平衡反应-由智慧与慈悲所产生、所引导的反应。

  在意志与活动的层次上,阿罗汉的寂静表现为无有偏爱,以及在行动与不行动间作出谨慎的选择,这些都是以智慧和慈悲为出发点。而作决定时,仍展现出完美的平衡。

  在认知和智识的层次上,他的寂静展现在以谨慎、实事求为依据,对每个情况或想法作出公平的判断,这是平等的洞察力,使他免于落入观点偏激的陷阱。

  以上是从三方面来谈阿罗汉的寂静,它们具体表现出超越偏激与对立的中道。

  【注释】

  (1) 这些是「五蕴」(paJcakkhandhA),佛陀将个人的特性分析为五蕴。

  (2)《念处经》中曾提到,而《清净道论》(第八品)大篇幅解释这种禅修法,藉由身体的组成部分,诸如皮、肉、肌腱、骨、内部器官、分泌物与排泄物等来随观色身。

  (3) 见《清净道论》XXI, 43,《无我相经》与《火喻经》(《佛陀的三根本经》(Three Cardinal Discourse of the Buddha),髻智比丘译,《*轮》No.17),《中部》83。

  【译注】

  [1] 平衡安稳。

  [2] 伊卡洛斯(Icarus)又译为伊卡鲁斯,希腊神话中发明家代达罗斯(Duedalus)之子。传说他利用父亲以蜡和羽毛制成的翅膀飞翔,但因为太靠近太阳,蜡因此溶化而落入海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