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华经讲解网
法华经讲解网
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星云大师讲演集 洞山宗旨 清时期曹洞宗在湖南的发展 云门宗禅诗研究
主页/ 禅宗文化/ 文章正文

佛学修行;一切从“心”开始,能够把法性的部分,做深入地观照

导读:佛学修行;一切从“心”开始,能够把法性的部分,做深入地观照《心经》本是《般若波罗蜜多经》当中的心要,古德为了易于受持,特地摘出单行流通,所以名为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。发无上菩提心;菩萨是心的修行。...
佛学修行;一切从“心”开始,能够把法性的部分,做深入地观照

《心经》本是《般若波罗蜜多经》当中的心要,古德为了易于受持,特地摘出单行流通,所以名为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。发无上菩提心;菩萨是心的修行。透过慈悲智慧的的修习,从凡夫直到成佛,这么遥远的距离里头,都还愿意点点滴滴地、生生世世地累积,这叫正常道。修深广菩提行;从科判表可看到整个经体的架构,让大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,在“法说般若体”也有两部分:“修般若行”与“得般若果”。

修般若行,如何修呢?透过蕴,“广观蕴空”,然后“略观处界的空”,最后“结显空义”。所以这是从蕴、处、界着手,与《杂阿含》是很一致的。透过蕴、处、界,在蕴方面是比较广一点,比较详细地说明,所以后面会有“融相即性观”及“泯相证性观”。先让大家对“相”跟“性”之问题有点概念,先融相,因为我们现在还处在相有的状态,我们有我相、有人相、有众生相、有寿者相,我们是有差别相的。

因为我们每个人所执著出来,所看到的相是不一样的,各有各执著的相,所以首先要融相。

如果还是着相之状态,那怎么办?先把相跟性融在当中,我们也接受相的状态。但是我们从这个现象里,能够把法性的部分,做深入地观照,叫做融相即“性”,才有机会泯相证性。能离相、泯相到灭相,验证出空性来,所以自然会出现空相,叫做证性。验证出空性,叫泯相“证”性观,其实这两个观是很重要的,也很好用。

证殊胜菩提果;从五蕴做了比较详细解说之后,再进入所谓的处、界等空观,最后“结显空义”,还是结显在空义上头。就是修般若行之后,会得般若果:“涅槃果”跟“菩提果”。涅槃果属于三乘共果;菩提果是如来不共果,过程,由菩提种子到菩提、到三菩提、到三藐三菩提、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唯有如来能证得最究竟菩提果。

什么叫三乘共果?从超凡入圣到无生法忍,相当于从五乘共法,到三乘共法到大乘不共法的成佛之道。五乘共法,从人、天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所以叫做共法;从世间法而世出,在“超凡入圣”,世出还不是它的特质,要到四果,七地的圆满,它属于三乘共法。而能不能超凡入圣,乃至于到证无生,四果证无生,都得透过般若,才有机会。

般若是共三乘,从凡夫乃至成佛,所以“菩提果”叫做如来不共果。从般若道到方便道,所谓方便道叫老的般若道,成熟的般若道,所以叫大乘不共法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三乘是共的,都是透过般若而解脱。但是在原始佛教期间,没有性空的观念,只讲讲空义,能不能解脱,其关键在于空义。原始佛教的空,会从无常、无我来讲,这都合乎空义的。在佛陀出世时代,大约西元前五百年左右,经过了原始佛教、根本佛教、部派佛教,三、四百年当中没有“性空”一词。

他们透过三法印来讲,诸行无常、诸法无我到涅槃寂静,那也叫做空义。但是我们说般若缘起性空的空,也等于提供了声闻、缘觉的解脱之道,所以也叫三乘共法,三乘都可以用。菩萨,非常方便善巧,悲智双运。菩萨的智慧就来自于般若,菩萨如果没有般若,就不名为菩萨,否则很容易败坏掉,为何容易败坏?因为执著在表相上,是很容易退道的。

因为菩萨要难行能行,难忍能忍。如果只在表相上,要行持的深远度是不够的,必须深入法性才有可能,果位高的菩萨,更是如此。因为深入法性,才可能尽虚空界,才可能自在无碍,所以“无生法忍”叫做涅槃果。个人之涅槃,到“无生法忍”才算比较圆满,所以四果叫涅槃果;但是到了成佛叫做菩提果,就是如来不共果,也是透过修般若行而得般若果。如何修般若行?从蕴、处、界修持,所以融相即“性”,泯相证性,会是很重要的修持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