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华经讲解网
法华经讲解网
山西小院 观世音菩萨感应故事实录 妙法莲华经感应 六字大明咒感应 药师经感应
主页/ 近现代往生纪实/ 文章正文

佛教早期经典《佛说法镜经》明理之人遇到什么境界,决不疑惑因果

导读:佛教早期经典《佛说法镜经》明理之人遇到什么境界,决不疑惑因果《佛说法镜经》是一部早期的译经,在东汉时期,佛法刚传入中国时,这部经典就被翻译成汉语。...
佛教早期经典《佛说法镜经》明理之人遇到什么境界,决不疑惑因果

《佛说法镜经》是一部早期的译经,在东汉时期,佛法刚传入中国时,这部经典就被翻译成汉语。

而早期翻译经典时,佛经里的一些词语名相,尚未有统一的译法,因此这部经典的用词略与别的经典有不一样。《法镜经》是这么说的;在当时,众祐(即释迦佛)又游化回到了闻物国(即舍卫国)的祇树给孤独园,与一千二百五十位的除谨(即比丘僧),及以慈氏(即弥勒)为首的五百位开士(即菩萨)共聚一堂,准备讲经说法。而在闻物国中,有理家(即长者)名为甚(又名郁伽)和五百位的眷属离开了城市,来到给孤独园,礼拜佛足,绕佛三匝,便坐于一旁。

此时,另有如给孤独、善授、大威、谛思、龙威等几位的理家也各与自己的五百位眷属,来到佛陀的面前,顶礼佛足之后,便退坐一面。这些的理家跟眷属都是有志于大乘佛法,且长久来都已培植深厚品德,全部都是想要求得无上正真大道的人。在这个时候,甚理家(即郁伽长者)从座位而起,整理衣着,长跪佛前,有疑惑想要请问佛陀,不知佛陀是否愿意回答?佛陀慈悲地允诺,也答应理家会给予满意的答案。因此,甚理家便代大众发问了关于在家、出家二种开士,应该要做哪些的修行方法?于是佛陀便应着与会大众的机宜,先广说在家的三归、五戒法义及布施功德,次说出家的四种圣行—头陀、净戒、净定、净慧,令大众皆得法喜而去。

东汉末年,佛法刚传入中国不久,佛经翻译的工作也方兴未艾。初期,不论是外地的或是中国本地的译经师们,对于异地的语言及文字尚未熟悉,因此需要经过一段时间,对于彼此的语言有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后,才能也才会愿意去进行佛经的翻译工作。前面说过,这部《法镜经》也是在这个时期来到中国的。这一部经典的翻译是由一僧一俗、一汉一胡所共同合力完成的。一俗一胡指的是由安息国而来的在家优婆塞安玄,他虽为一名居士,但仍持戒严谨,毫分不越,读阅过很多经典。他在汉灵帝末年来到中国洛阳作买卖,因功封为骑都尉。他志向佛法,常以弘法为己任,当他渐渐理解汉语后,常与沙门讲论道义,世称“都尉玄”。

一僧一汉指的是中国本地的第一位出家僧人(未受戒)严佛调,他是临淮人,自小文思敏捷,擅于文章,且非常好学。适值汉末翻译高僧安世高法师来华,安玄便与严佛调共同投入安世高法师门下,一者出家,一者在家;两人在安世高法师的带领下,渐渐通晓汉文与梵文,以及佛经翻译工作的种种事项。一僧一俗的他们时常聚在一起,感慨世人是如此的蒙昧无知,以至无法见到圣人的教诲,因此竭思尽虑地想要传译佛经到中国。为此之故,两人也开始自行翻译佛典,《法镜经》便是由安玄口译梵文,严佛调笔授二人携手完成的第一部佛经,时当汉灵帝光和四年(西元一八一年)。此部汉文经典一出,深受当时世人所推崇,评为“尽经微旨,号为难继”两人所译的经典能契合佛经中深奥的道理,且后人难以继承他们的功业。

这部《法镜经》只有一卷,未分品目,共九千余字。本经的异译本有由西晋竺法护所翻译的《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》,以及《大宝积经》中由曹魏康僧铠所译的第十九会“郁伽长者会”。在佛典翻译的初期过程中,由于两地的文化及事物上的不同,使得佛经翻译的工作增加了困难度。往往,翻译经典的大师都要字斟句酌、考量再三,才能确立该以何字何句传达佛经上的原意;而为了保持佛典的原意,译经师大多采取不加文饰的质朴译法。在安玄与严佛调合译《法镜经》之前,大部分的佛经翻译工作多为一人所独立完成,如两人之前有名的译经师安世高法师及支娄迦谶法师,他们的译经多被评为“质胜于文”,能像此经“质文兼胜”的经典并不多。

因此此经可说先开合译之风,也对后世译经工作有良好的示范,让译经工作有新的局面及更广阔的道路,后代“译经场”的规模也逐渐有了雏型,并间接加速了汉地与西域的文化交流。说一个故事,印祖在“复周颂尧居士书”开示说,人从无始以来,所作恶业,无量无边,一旦学佛修持,真诚无伪,便能转业。但是凡夫肉眼只见到眼前的吉凶事实,不能知道过去、未来的因果如何。 “明理之人,不管遇到什么境界,决不疑惑因果有半点差错,佛语或妄。不明理,守死规矩,而不知因果复杂,遂致妄生疑议,总因心无正见故也”。

故事是这样;“有一个老太太,多年精修,一朝惨死,或者由此苦报,便可消灭所造三途恶道之报,而得生善道。或在生有真信愿,亦可往生西方。”因为没有他心道眼,不敢推断这位老太太是否往生,但可以肯定“为善必有善报”。至于老太太为善而得恶报,那并不是现在善业的果报,而是宿世的恶业果报。深信佛法的人,见到如此果报,决不会以为“为善无福”,而惊惶疑惑。因果事实上是重重叠叠,繁复无尽,往往“此因未报,彼果先熟。如种稻然,早种者早收。如欠债然,力强者先牵。古有一生作善,临终恶死,以消灭宿业,次生便得富贵尊荣者。”印祖举宋代阿育王寺一位僧人的故事,证明因果的不可思议。阿育王寺有一座供奉佛陀灵骨的舍利殿,有一位僧人发心要修建舍利殿,他去向当时有权有势的沂亲王劝募,亲王却捐得很少,僧人一气之下拿了斧头就在舍利殿前砍断手,血流不止而死。

当时沂亲王刚好生下一个孩子,整天哭个不停,奶妈抱着他四处游走。走到挂着一张舍利塔的图前,孩子就不哭了,离开一下又哭不停。于是叫人把舍利图取下来,要奶妈常常拿给小孩看,果然孩子就永远都不哭了。沂亲王觉得很奇怪,便派人到阿育王寺打听那位化缘修舍利殿的僧人,才知道就在孩子出生那一天,僧人已经断手而死了,亲王因此独力出资修好舍利殿。等到小孩长到二十岁时,宋宁宗驾崩,因为皇帝没有亲生儿子,就把这个孩子过继去当皇帝,就是南宋的理宗。阿育王寺僧也算是惨死,但是谁知道他的后身却当上皇帝呢?信佛的人,依常理确实能为十方三世诸佛护念,也有天龙八部、大力神王,常随拥护。

却很少有人知道信佛人也有“转重报为轻报,转后报为现报”的情况,像印度的戒贤论师,虽然德高一世,却因宿世业力,身染恶病,痛不欲生。幸有文殊、普贤、观音三位菩萨示现点化,才知道论师多生以前曾为国王,做过很多伤害众生的事,这一生本应堕入恶道,因为宏扬佛法有功德,所以在人间现出小苦,来消除地狱的长劫痛苦。菩萨要论师再忍三年,等待大唐僧人玄奘来此受教学法。戒贤论师听闻之后,安心忍苦忏悔,最后就痊愈了。三年后,玄奘大师果然抵达印度,向戒贤论师求学佛法。

假使有人不晓得戒贤论师得病的来龙去脉,不免会疑惑说:“戒贤论师不是得道高僧吗?这样的一位大修行人,还感染这种惨烈的恶病,那佛法有什么灵感利益呢?”很多事情都有前因后果,有的是“转后报重报,为现报轻报”,有的则是“转现报轻报,为后报重报”。眼光短小的人一见念佛人遭此横祸,难免惊慌起疑,没有善根的人,可能因此退了道心。但是正知正见的学佛人,却是深晓因果,相信佛绝不负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