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华经讲解网
法华经讲解网
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 释净土群疑论 阿弥陀经宗要 净土女居士往生 净土探究
主页/ 佛学问答类编/ 文章正文

佛典故事:阿育王弟本缘

导读:佛典故事:阿育王弟本缘虔信佛法的阿育王,有一个弟弟名叫宿大哆。宿大哆不只亲近外道,还毁谤佛法,认为出家沙门没有一个是真正的解脱圣者。有一次,阿育王问宿大哆:「你为什么不相信出家修行可以解脱呢?」...
佛典故事:阿育王弟本缘

虔信佛法的阿育王,有一个弟弟名叫宿大哆。宿大哆不只亲近外道,还毁谤佛法,认为出家沙门没有一个是真正的解脱圣者。

有一次,阿育王问宿大哆:「你为什么不相信出家修行可以解脱呢?」

宿大哆回答:「我看这些沙门都是不修苦行、贪图享受的人。」

阿育王劝宿大哆:「切莫信不可信之事,对于应信受之事反而怀疑不敬。对于佛法僧三宝,要有最大的信心!」

此时宿大哆提起自己有一次跟国王出游打猎,遇到一位用火热烤身体的婆罗门,当时即恭敬地顶礼,并且询问关于修行的情形。

婆罗门表示,修苦行已经有十二年,每一天都以植物的果子和根作为食物、用草编织衣服、铺草为坐垫。但是,每当看到动物在繁衍交配时,就会感到欲火炽盛的痛苦。

有鉴于此,宿大哆就说:「婆罗门这样穿不好、吃不好,仍然存有欲望,何况沙门释子受人供养,怎么能够息灭欲望呢?大王您还是不要被这些沙门所欺骗、蒙蔽!」

阿育王了解弟弟的想法后,回去就跟宰相商量,希望让宿大哆对佛法生起正信。宰相听了马上答应,一切会配合国王的计画。之后,阿育王脱下王冠、王袍及璎络宝珠,入室沐浴。

宰相看到宿大哆,就指着王冠、王袍及璎络宝珠对他说:「您是国王最疼爱的弟弟,如果国王死了,王位就非您莫属!现在您正好可以试戴王冠、穿王袍及璎络。」

宿大哆听了宰相的话,佩戴起国王的衣物,坐在王座上。阿育王一出浴室,看到这一幕,就对宿大哆说:「我还没死,你就登位当王,真是好大的胆子!」于是派人将宿大哆捉住,要将其处死。

宰相赶紧跪在国王面前求情:「大王!宿大哆是您的亲弟弟,希望大王能让他有忏悔改过的机会。」

阿育王回答:「好!我就给他机会,让他在生命最后的七天当国王,给他百千歌舞音乐、百千群臣敬仰、百千美女服侍,享受国王应有的一切。

但是,要有四个拿剑的卫兵,守在王宫的四个门下,手掌涂血、面带杀气,高声齐言:『一日已过,余六日在,我们将取走你的性命。』为他作生命的倒数!」

七天之后,宿大哆被带到阿育王面前。国王问他:「你这七天过得快乐吗?

宿大哆回答:「我这七天中,眼睛看不到美色、耳朵听不到歌乐、鼻子闻不到香气、饮食尝不到美味。因为四个拿剑的卫兵,每天对我作生命的倒数,让我深怀恐惧!

这七天的每一天,我只感到死亡的威胁,甚至整夜都睡不着,怎么会感到快乐!

阿育王说:「你只是因为个人生命的威胁,就担心到连当国王都不觉得快乐,更何况沙门释子观生老病死忧悲之苦;地狱种种烧煮之苦;畜生道担重、被残害的恐怖之苦;饿鬼道饥渴之苦;人道富乐者有八苦逼身,无福者更苦上加苦;天道虽乐,有衰退之苦;三界一切众生,为身心等苦所逼切。

五阴让我们受到威胁、六情犹如虚空、五尘就像贼人,三界都被无常的大火所燃烧,一切都是苦、空、无常

、无我。因此,你怎么能认为沙门释子不能修苦行,而得到解脱呢?沙门坚定的志向,好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,厌离生死大患,背弃世间一切享乐,心无染着。因此,怎么可能不成道证果呢?

阿育王以种种善巧方便开导,终于感化宿大哆,并且愿意皈依三宝。而阿育王也说出事情的原委,表示一切都是为了让弟弟信受佛法,绝对不会伤害他。

于是,宿大哆以香花供养佛塔,听闻佛法,供养众僧,并至鸡头摩寺拜见夜奢尊者。夜奢尊者观宿大哆过去世的因缘,知道他的善根已经成熟,于是演说、赞叹出家之法;宿大哆听了心生欢喜,祈求尊者让他出家学道。

尊者告诉宿大哆,应先取得国王的同意,再来出家。于是,宿大哆即回去向阿育王禀告出家的意愿:「大王,我本如狂象无钩,是大王巧用方便,使我调柔顺服,现在恳请大王哀愍,准许我出家修行。

国王听此,不舍地抱着宿大哆说:「出家很苦,要穿破衲衣、行街乞食,睡树下、以地为床。你向来享受快乐,对于饥渴冷热不能忍受,所以请你打消出家的念头吧!」

宿大哆说:「我现在不贪求王位、珍宝,甚至天上的快乐,亦不是畏惧敌人或灾难出家,而是害怕生老病死之苦,为求涅槃而出家。

国王听言痛哭,宿大哆安慰地说:「大王不要伤心,生死轮回不曾休息,聚散离合本来平常。」

于是,国王要求宿大哆必须在宫中先尝试出家生活,期间宿大哆都能调适得宜,国王才答应他出家的请求,但仍要求宿大哆出家后要回来探视自己。

宿大哆欢喜辞别国王,朝鸡头摩寺前进时,心想若在鸡头摩寺出家,日后定有许多俗事干扰,于是他远离国土,精勤修道,最后证得阿罗汉果!

——典故摘自《阿育王传》

省思:

世间的众生,常为外境所迷惑,而失去对心念的审察。如《地藏经》云:「众生起心动念,无不是罪、无不是业。」往往于此遭受身心不能作主的痛苦。若能揽心觉照,自能体会「心为其主」,做生命的主人。

(转)

推荐几篇很好的文章:“从佛经中看什么是见性”、“从佛经中看什么是闻性”、“从佛经中看什么是六解一亡”、“《楞严经》精华篇:七处征心”、“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中,地藏王菩萨开示的唯心识观法门”。